冉冉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,我就想,这么个小人儿,真不知道该如何把他养大。时间如流水,一晃眼冉冉就快要上初中了,这其中的苦乐、点点滴滴,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。我仿佛又回到了初为人母的喜悦之中,为冉冉的淘气、顽皮、天真、可爱,为一幕幕的往事而沉醉。我想得最多的是关于冉冉的教育,现在想来,可算是一次大胆的试验。
早教试验
冉冉出生七个月的时候,我在《中国妇女报》上无意之中看了一篇关于早期教育的文章, 文章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兴趣,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邮寄了一套《O岁方案》。半个月后书寄来了,空闲之余我翻看完了四本书,看到书中一个个小天才、小神童的事迹,我突然觉得这其实离我并不遥远,书中所讲的那些道理,都是很容易做到的,它所追求的就是生活中教,游戏中学,学中有玩,玩中有学,环境濡染,关键看你有没有毅力坚持下去,看完书激动得我回家就宣布:“从今天开始我要教冉冉识字(孩子才七个半月)。” “狗屁!这么点娃娃就教识字?!”父亲第一个反对我。 家里的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头脑发热,一时兴起,弟弟还跑过来摸摸我的头,我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眼神,就把那几本书拿出来给他们看。想不到第一个反对我的父亲,戴着老花镜看起书来竟然也看得津津有味。看完书,还不好意思地对说我:“哦,还是有点道理呢!”得到家人的支持,我就开始行动,在家中所有实物上都贴上相应名称的字。连不识字的爷爷奶奶,没事的时候也会抱着冉冉告诉他:“这是‘电视机’,这是‘门’。”第一个反对我的父亲,每天下班后,来不及脱下那油污污的工作服,就要抱着冉冉认一遍家中的实物或人名。于是,家里的每个角落,凡是能用词汇表达的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家具、用具上都贴上了字卡。来窜门的同事和邻居都为此疯狂的育儿方式瞠目结舌。 的确,在一般人看来,对于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就如此折腾,觉得不可思仪。但他却不以为然,对各张字卡还有津津乐道之意。 冉冉八个月零20天的时候,有一天我们全家坐在客厅里边看电视,边领着他玩,冉冉的爸爸无意中说了一句:“冉冉,把‘鼻子’给爸爸。”想不到还真神了,儿子竟然在他玩的纸堆里翻出‘鼻子’字卡递给他爸爸,更叫人惊讶的是,他还知道字的倒正。刚开始一家人怎么也不敢相信,试了他好几次,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把你叫他找的字卡拿出来给你。那时他还不会说话,但他却能听懂你要叫他找的字。一个小小的‘鼻子’字卡,让我们全家犹如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样,以后教冉冉的兴趣更高了。 冉冉过完一岁生日时,他虽然只会叫“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、姐姐”,但他已认识了不少字,对物对字一样敏感,每次带他出去玩,看到路边的牌子、商店名称、门上的对联、车上的牌照号等等,有时大人还想不起来教他,他就会用手指着那些字“嗯、嗯、嗯”提醒你念给他听。上医院打针,眼泪还没干,就指着‘静’字叫你念给他听。每天晚上的天气预报是他最爱看的节目,电视上的各大城市的名称在不知不觉中已全部能倒背如流。有时他一个人在玩他的小字卡时,他会找出‘高’字,拿着它爬上凳子很得意地站在凳子上念着‘高’,然后又爬下来去找‘低’字。找到‘笑’字,他会眯起他的小眼睛,皱起小鼻子在装笑,见到‘哭’字,他就会用小手蒙着眼睛,从指缝里叫你看着他在哭。 闲暇之余,我教了他一首小诗:“翩翩少儿郎,骑马上学堂,先生嫌我小,肚里有文章。”有一天吃过晚饭后,我带他去小花园散步,路上遇到两个小姐姐,他高兴得又跳又叫,无意之中,他把上衣掀了起来,我怕他着凉,赶紧叫他把衣服放下,他却兴奋地指着他的肚子告诉两个小姐姐:“姐姐,姐姐,肚里有文章,肚里有文章。”看着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,让人不禁捧腹大笑。 他的想象力,观察力常常让我惊讶不已。在他的眼里字就是平面的物,物就是立体的字。有一天晚上,他在床上玩几颗玻璃珠,忽然他指着床上的三个玻璃珠对我说:“妈妈,品,品。”我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他说什么品,又问他,他说:“是小品的品,真笨。”嘿,经他这么一说,我才弄明白,三个玻璃珠叠在一起还真象个‘品’字。有一次我给他吃两块小方形的巧克力,他先没忙着吃,而是把巧克力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拼着玩,一会儿他就告诉我:“妈妈,你看这两块方形加起来是吕伟叔叔的‘吕’,一块巧克力横着,一个竖起来就是冒着敌人的炮火的‘冒’字”。 两岁以后他几乎认识了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字,对于再简单的教他识字他就不耐烦了,这时候,我就开始给他讲故事,每个星期讲一个不超过50个字的小故事。讲故事之前,我先用A3纸把同一个小故事写好五张,并且把字写得很大,再配上相应的小图案。每天晚上睡觉之前,我和他就玩‘画圈圈’游戏,每人拿一支彩笔,一边讲故事,一边圈不认识的字,他圈得忘乎所以,我也乐在其中。不到一个星期,几乎不认识的字全部扫除。不到三岁冉冉已基本识字二千左右,能自己看懂我给他买的小画书了,以前每天睡觉前,是我和他的游戏时间,三岁以后他已不再满足我给他讲了,变成了他自己看书。这个习惯一个持续到现在,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看十多分钟的书才肯睡觉。
上 学
冉冉的聪慧,让周围的人褒贬不一,说句实话,我也徘徊过,我不知道这对他今后的人生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我自己心中也没底,虽然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正确,冉冉的认物认字完全是在一种开心、无意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的,比起同龄的孩子他具有同样的天真,同样的快乐,同样的顽皮,只不过比起同龄孩子提前扫盲,他能动能静,跟小朋友玩起来可以很疯狂地玩,但只要他一见到他喜欢的书,不管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如何的乱,他都能静下来很投入的看书。 三岁上幼儿园时,着实让我头疼了很长时间,当时我上班的地方在乡下,幼儿园的设施也非常简陋,玩具也少,一去就是一整天地关在幼儿园,所以,他一直不愿去上幼儿园。每天送他上幼儿园是我最伤脑筋的事,好说也不去歹说也不去,天天看着他那伤心的样子,我也拿他没办法。就这样,上了一年的幼儿园,无奈,我就去找小学的老师,希望他们能收他读书。因为冉冉年龄太小,刚开始校方也不同意,但考虑到冉冉确实智力超群,也算校长开恩最后总算同意收下他。校方虽然答应收下他读书,可悬在我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始终放不下,我怕他人小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,又担心这样一来会不会给他造成压力,还担心别的大同学会不会欺负他,反正担心的东西太多太多,他刚上学的那一段时间,我一直在一种难以言说的矛盾中度过。没想到这一担心还成了多余,他这一上学,竟高高兴兴地坚持了下来。 上学后,老师对他印象也不错,在班上他是年龄最小、个子最小,但发言是最踊跃的。他刚上一年级没多久,有一天放学我去接他,他很自豪地对我说:“妈妈,今天我们班选班长了。”我问:“你选谁了?”“选我自己。”完了他还毫不谦虚地说:“我不当谁当!”我问他:“那当选了没有?”他说:“没有,老师说我太小了,怕我管不住别的同学,就让我当学习委员。” 三年级上半学期,有一次他们学校举行演讲比赛,当时冉冉叫我到时去看他们演讲,恰因工作忙,走不开,到放学时才去接他,到校门口刚好遇到他们学校的教导主任,她对我说:“小廖,你儿子演讲得太生动了,他学不同的人讲话,真是学得惟妙惟肖,只可惜他的嗓子有点哑,不然我们一致认为第一名非他莫属。”那天他刚好有点感冒,所以嗓子有点哑,最后他得了个第二名。
第一次闯祸
孩子毕竟是孩子,他就像一张空白的纸一样,要描绘成什么样的图案,不仅是父母、孩子的事,最重要的还与学校、社会方方面面的环境有关。 记得他在上三年级的那一年,有一天我去交电话费,被电信局告知我家的电话费是468元,那一刻,我感到非常地气愤,怎么可能一个月会打出468元,何况家里的座机一般只是我父母在家时接接电话而已,即使打几个电话也不可能是468元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电信记录有误。可看着电信局打出的长长的账单,又不得不信。仔细一看,原来,真正的电话费才38元,其它的430元是声信费。在排除了所有的可能之外,只有一个人会打这个电话——冉冉。 放学回家,我不露声色地问他:“冉冉,妈妈要过生日了,你能不能在电视里给我点首歌听听?”我话才出口,他马上警惕地看着我,想了想,说:“我不会打。”看着他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样子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,可我还是把往头上冲的怒火压了下去,细说软磨地告诉他说谎的坏处讲实话的好处,看到我真没有要揍他的意思,他才说出真话:“是我打的,我看着电视上出来的号码就打打试试看,想不到一打就能看到动画片,所以做完作业我就天天看动画片。”事情已真相大白,我也没打他,但为了让他有所教训,让他用每年过年时给他的压岁钱付了电话费,以作为对他的一种惩罚。这下他知道心疼了。从那以后,再也没发生过此类事。
学 琴
四年级的时候,冉冉转到城里来读书。看到周围的小伙伴有的在学琴,有的在学画画,他也心痒痒的,有一天他对我说:“妈妈,我想去学小提琴。”他的两个好朋友都在学小提琴,既然他想学,我就同意了。说实话,对于学小提琴,我们全家都对他不抱任何希望,特别是他的外公坚决反对。因为我们一家都属五音不全之类,他去学琴,也没当回事,只当送他去玩玩而已。 现在他已上六年级,考虑到他明年就要上初中,可能没有多少时间去学小提琴,再加上学琴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,我不想让他学小提琴了,就跟他说:“冉冉,学完这学期就不要再学了。”教他的老师得知后,特意打电话叫我一定要去找他一下。 星期六学琴时,我就跟冉冉一起找了他的老师。老师问我:“我听说你儿子不想学小提琴了?”得到回答后,他说:“如果你儿子没有这份天赋,我也不会把你叫来,在我所教的二十多个学生当中,他是学得最快最好的一个,我认为他就此放弃,有点可惜。其它学生一边拉我还要一边给他们纠正错误,而你儿子记性好,要求他拉熟的曲子,他竟然能把它全部都记下来,现在每天上课,你儿子都能享受到和我一起合奏的特权。”我当面征求冉冉的意见,他当然想学了。学小提琴是他自己提出要学的,我当初答应让他学,目的也是想在尊重他个人的意见后,想让他今后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,不能只知道读书,不知道玩,也没把学琴当作以后发展的道路,不管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,我都尊重他的意愿,他愿意学就让他学。 孩子还小,以后还有更漫长的人生之路,作为家长不可能为孩子的将来设计什么,也不可能为孩子定数什么,我只希望在他的每一段人生经历中,能够快乐地生活,快乐地学习,快乐地玩,善待老师,善待朋友,善待家人,善待自己,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,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做一个能自食其力、对社会有用的人,作为父母来说也就足矣。
作者:廖丽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