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家雄
作者简介
朱家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,从事“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”的教学和研究。曾出版多本教育类著 作和教材。发表过百余篇论文和文章。
* * *
古往今来,自信总被看作是成功的一个秘诀。没有自信,人便失去了成功的可能,就会被自卑和失望的情 绪窒息。因此,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是引导他们成为21世纪社会的成功者的必由之路。
我国现代文学家、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儿时就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。有一次,他与几个同伴一起到一个 寺庙里偷桃子吃。私塾先生查问是谁偷吃了桃子,谁也不承认。先生一气之下写了一副对子的上联:“昨日偷 桃钻狗洞,不知是谁?”郭沫若笑了一笑,随口对上了下联:“他年攀桂步蟾宫,必定有我!”他不无诙谐地 回答了先生,昨日偷桃吃的是自己,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也是自己。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未来的前途都充满 了自信,正是这样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和认识,使他有可能成为一代文豪。
难以想象,一个凡事都自认“我不行”的人会有多大的出息。要让孩子今后有出息,就要首先让孩子自己 看得起自己,自己要相信自己,这样一种意识,在孩提时期就应该在孩子心中牢牢地扎下根。
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
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,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。当孩子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 来认识时,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了。在幼儿时期,自我意识不断发展逐步形成,表现为孩子能开始独立地对自 己作初步的自我评价。
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学龄前儿童一般较少有自认自己不行的。这是因为,他们在作自我评价时,往往带 有主观的情绪色彩,以自我为中心,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。有自信心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做事有动力,有干 劲;在完成任务时不怕困难,敢于去做;在公共场合爱表现自己;有好与人竞争的势头;爱使用“我来”、“ 我知道”、“我能行”、“我最好”之类的语言。应该认识到,在学龄前儿童中经常表现出的过分自信的倾向 是正常的。应该加以保护,而不是给予打击。大部分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,就会调整好过高评价自己的倾向, 成为“自信得合乎情理”的人。
在幼儿中,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对许多事无热情;在集体活动中胆怯和退缩,不敢当众发言;常有“我 不会”、“我不知道”、“我不好”之类的语言。而在自己的家中或在熟悉的环境中却无拘无束。若不及早帮 助他们克服自卑,确立自信心,那么,他们很难适应以后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,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种种行为障 碍。
缺乏自信,常是教育不当所造成的
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还很朦胧的时期,他总是以成人的看法来估价自己的能力和行为,孩子年龄越小,就越 容易全面接受成人的意见。这时,如果成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评价过低,常用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孩 子说话,或者对孩子提出难以达到的要求,都有可能使孩子失去自信,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。
孩子缺少经验也是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。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,如果富有知识经验,善于与他人交流知 识和情感,能较好地成为社会生活中大家都能接受的一员,那么,他就会增强自信心。这是因为,孩子与同伴 交往的经验,也能为其自我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。可以说,一个被同伴看不起,被别人冷落在一边的孩子,是 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有自信心的人。孩子经验的获得,也需要父母和教师为之创造机会,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 ,难免会有失败的教训,但应给予更多的成功的经验和机会,否则就有可能挫伤孩子的自信心。
培养孩子的自信,从何着手
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,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,从小开始,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。培养 孩子的自信心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1.在评价孩子时,应先肯定成绩,但是表扬和奖励要恰如其分。父母和教师经常在语言和行动中自觉或不 自觉地评价孩子,孩子也就从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中逐步形成对自己的评价。在评价孩子时,首先应充分肯定成 绩,使孩子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,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的自信心。要做到这一点,首先应理解孩子,不要 用成人自己的标准去指责甚至贬低孩子,这样做是不公正的。当然,肯定孩子的成绩,对孩子的表扬或奖励应 合乎事实,既不夸大,也不缩小,使其感到愉快,但又不产生骄做。对孩子一般的好行为,只要适当的表扬即 可,只有当孩子的进步十分突出时,才给予一些奖励。滥用奖励,有害无益。
2.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备孩子。即使对孩子的行为再不满意,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备孩子。在任何情况 下,都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,特别不能在别人的面前揭孩子的“伤疤”。如若孩子在他人面前丢尽了面子,那 么,他的自信心就会丧失殆尽。
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:“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,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,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 誉的人,因而便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;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,使其无地自容,他们会失望 ……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,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理也就愈加淡薄。”如正洛克所 述,一个自尊、自信的心理防线已披击溃的孩子,非但不会再去追求成功,还有可能产生以丑为美的异常心理 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,就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谈论他的不足之处。应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,正确地在人前 评外自己的孩子。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孩子,不妨多讲些孩子的长处,不讲或少讲短处,对孩子的评价可比孩子 的实际情况略高一些;相反,对自我评价过高、自信心较强的孩子,不妨慎重地选择一、两个希望他马上改正 的短处或缺点,以爱护而不是挖苦的方式“当众亮相”。这样,既不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,又能帮助 他克服这些缺点。
3.鼓励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。当孩子第一次学着自己上街买东西时,要放手让他去买,虽然他有可能会 把钱丢失,也可能买回不称心的东西,但是这比起孩子形成自信心方面的收获来说,这些损失算不了什么。不 要不相信、不放心孩子会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情,不要剥夺他们尝试的机会,为了让孩子不做错事而过分限制 孩子是不可取的。包办代替只能造成孩子的无能和过分依赖。事实上,孩子的每一次尝试,都是一次了不起的 成功,会给他增添一份自信。
4.对孩子的期望要恰如其分。“望子成龙”之心人皆有之,但是天底下并非个个孩子都能成才的。要善于 认清孩子的天资和潜力,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要切合实际,使他们“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苹果”,而不是看 到高高挂在树上的苹果可望而不可及。例如,有的父母不管自己的孩子对音乐有没有兴趣,花费了多年积蓄买 来钢琴,硬要孩子苦练,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实在害苦了没有太多艺术天赋的孩子,每天味同嚼蜡般的练 习仍然没有多少长进,加上父母的失望和指责,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信心。
5.让孩子有一技之长。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,让他学习一种技能,如,演奏某种器乐、绘画、武术、舞蹈 等,使其能在同龄的孩子中出类拔萃,这常能为孩子的成功开辟一条蹊径。一技之长对孩子成长的真正价值并 不在一技之长本身,不少孩子在长大以后可能对此技能已经兴趣索然了,或者只是将它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生 活调剂而已。一技之长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给予孩子自信心,使其从内心感受到自己是强者。
在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的教室里,来了一个刚满3岁的男孩,他爱哭,不爱交往。在铃木的指导下,他开 始学拉小提琴,经过半年的训练,他的演奏技能超过了其他的孩子,一技之长使他增强了自信心,他更努力地 练习拉小提琴,琴拉得越来越出色了。在生活中,他也变得活泼起来,时而还带有点幽默,常在大孩子面前指 手划脚,指挥曾不愿与他一起游戏的孩子。
6.要保护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“堡垒”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,都有被自己或被别人认为较强的方面 ,这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“堡垒”,孩子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“堡垒”之上的。如果在此受到损 伤,就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孩子的自信心。
有个5岁的男孩自小喜爱听故事和讲故事。教师和家长都夸奖他讲故事很有趣,并让他当众讲故事。有一次 ,幼儿园举行故事比赛,他代表他的班级参加竞赛,由于心理紧张,讲故事时停顿了几次,评委老师表扬了其 他孩子,批评了他,他哭了。男孩心目中的“堡垒”被摧毁了,他不再认为自己能讲好故事,他不再喜欢讲故 事了。更糟糕的是,在别的方面他也失去了自信心,行为变得退缩了。 因此,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心目中最为重要的“堡垒”,避免它受到损伤,一旦发生,则应及时加以补救 。 |